“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史家教育集团班主任带班策略与育人故事分享会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2022年2月19日,史家教育集团德育中心在线上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班主任带班策略与育人故事分享会,邀请优秀班主任们讲述他们有关教育的思考与理念,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为大家启迪智慧、振奋精神。此次分享会以直播的形式面向北京市和银川市开放,由史家教育集团李娟副校长主持。 01 第一篇章 小小班主任 管理有策略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给孩子契合的教育关怀。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爱学生,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生命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完整的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迟佳老师理解尊重孩子发展的天性,用班级公约、班干部培养等方法系牢师生情感纽带,管、放结合,建设情感性班集体,激发学生内在向“好”力。 黎童老师则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在模拟表演中学会体谅他人,调整情绪,并将这种调整情绪的能力转化为班级服务项目“坏情绪Go Away“在班级、家庭、社区持续推广,获得广泛好评。 李彦淼老师的爱是将读书与运动视为一种引导学生走向卓越的力量,通过读书打卡、阅读分享、运动记录比一比等各种活动持之以恒地坚持,让学生去体会坚持,感悟成长。 杨晓雅老师以学生平等与尊重并给他们创造锻炼成长的机会为理念,通过微班会,借助具体事件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讨论与发言,把主动发言权交给学生们。 滕学蕾老师则以课题促班级管理,带领孩子们在“伙伴文化”的引导下学会沟通、交往、合作。 单文婷、翟梓菲、曹艳昕三位老师都是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传统文化,但各有各的高招。单文婷老师是随着学生的不同年级发展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班级管理中,在低年级培养学生“孝顺有礼学做人”;中年级培养学生“诚信仁爱悟道理”;高年级则培养“明智正义立志向”。翟梓菲老师则抓住君子这一传统人格特征,培养学生慎独、敬人、和而不同,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六艺“活动。曹艳昕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用讲故事、画故事、趣味背古诗等活动将传统节日小讲堂引入课堂和家校共育,培育学生家国大情怀。 02 第二篇章 育人故事 班主任的工作是情感劳动,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教师对孩子面对面的影响,老师们在分享会上讲述了自己的育人故事,讲述了在高密度的交往反馈中,情感的付出带来的心灵震撼,孩子蜕变。 边晔迪老师的故事是一个“慢”字。面对“沉默”的孩子,边老师告诉他回答问题慢慢想,害怕吃不完午饭可以慢慢吃,写不好字慢慢写,像等待种子发芽一样迎来了孩子笑容和信任。 车雨老师的故事是“听”。她听到了孩子被认可的渴望,犯了错误后的彷徨,用“倾听”化解了孩子的“心结”。 陈雅洁老师则是经历了从烦恼到释然,再到骄傲欣喜的过程,只因为她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激发了孩子的写作特长。 高江丽老师的学生学习困难,她在每次听写后找到欣赏点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终于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自信。
满文莉、沙焱琦和于晶老师遇到的都是脾气暴躁,动辄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孩子。制定情绪晴雨表、频繁家庭访问、给学生留面子、一次次陪伴的承诺……老师们的方法不同,却最终都用自己温和而坚定换来了孩子的明白道理,改善行为。
自闭症和抑郁症儿童虽然情况不同,但都属于老师们的高难度挑战项目。刘欢老师和佟爽老师给我们做出了示范。用三十天教会孩子认识数字,用数十个小时疏解家长情绪……背后的付出不仅仅是爱心、耐心,更是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与情怀。就像高烁老师在她的故事中提到的那样,面对复杂的学生情况,不抱怨、不退缩,唯有不断成长,感恩遇见,方能成就学生和自己的丰富人生。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给我们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让德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教师是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粘合剂,他们承担了时代的召唤,付出了更多的智慧与情感。本次分享会将更加激励老师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朝着心之所向,无畏风浪,砥砺前行。
文章分类:
研修资讯
|